瑜伽知识 /MANUAL
这堂互动课教你这样调节情绪→
12月5日,是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长宁区委政法委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内容之一“走进心灵港湾”,携手江苏路街道心理服务工作站为辖区的志愿者们送上一堂充满温暖与快乐的互动课。
在大家眼中,志愿者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春风化雨自带温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闪动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是他们让每一个微小的善意积蓄满满的力量,是他们用默默奉献汇聚强大的社会暖流。
“微笑是他们娇艳的外表,真诚是他们瑰丽的色彩,奉献是他们摇曳的姿态,仁爱是他们迷人的芬芳,他们用热诚和爱心奉献给每个需要帮助的人。”在“心中有光 社会有爱”互动课中,长宁区向日葵心理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陆茗深情讲述着,每个志愿者都是一朵花,他们在学校、街道、公园、养老院和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地方“盛开”。
活动中,一位家住江苏路街道西浜居民区的志愿者表示,她已参与志愿服务有5年的时间,心里时常“流淌”着暖洋洋的动力。在付出与收获中,她看到自己的努力让人与人之间的疏远感消减了,尤其是在为老服务和普法宣传中,增进了交往和关怀,促进了社会和谐。“但是,说实在的,志愿者也是普通人,也同样有着喜怒哀乐,遇到压力大的时候,也想打‘退堂鼓’,希望可以停下脚步歇一歇,这种情况下,纠结就来了,该怎么调节心态呢?”这位志愿者也表达出自己的烦恼和困惑。
心理咨询师陆茗介绍,很多时候,社会对志愿者的期待值很高,希望他们“无所不能”,这些因素也会让志愿者提高对自我的要求,压力自然就来了。她建议,面对多方的期许,志愿者首先要调整好心态,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接纳全新的生活状态;与此同时,保持好奇心也是一种重要的助推力,能够帮助大家关注更多新鲜的事物,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保持心灵年轻态。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心情烦躁的时候,考虑不了那么多,就是容易发火”......在互动分享时,志愿者纷纷表达着不同的理解。对此,陆茗表示,生活中的变化,往往伴随着角色的转变和生活节奏的调整,大家要尝试减少因不接受现实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如果实在难以承受,寻求亲朋好友、邻居或社区成员的帮助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敢于分享自己的感受,在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中满足情感上的慰藉。
“调节心情方法并不少,大家可以学会记录每天的情绪变化,分析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和‘触发点’,有助于识别并避免那些容易引发负面情绪的情况”,陆茗表示,一些放松训练同样必不可少,如呼吸、冥想、瑜伽等,都能够帮助大家缓解紧张情绪,减轻焦虑和压力。
现场气氛热烈,一位居民志愿者表示,今后,她会努力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将注意力集中在生活的美好上,即便遇到困难,也会尝试从积极的角度去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能性。